校园信息化集群
校友会
讲文明树新风
海威教育培训中心
党建专题
恩泽奖学金
住校生园地
自办刊物
新闻中心
搜索引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闵恩泽校友专题
 
 
 
 
回顾与展望 光荣与梦想

——在首届教代会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

刘增利

 

各位代表,全体教职工同志们:

  新年伊始、时值期末,今天,我们全校教职工聚集一堂召开一年一度的教代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我们一年来所走过的路程,共商学校在2004年的发展大计,谋划学校未来的美好前景。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实现学校在新的一年里的新发展。

一、一年来的工作回顾:

  过去的2003年是学校的起步之年,是全体教职工苦苦探索学校发展之路的求索之年,是学校从起步期进入发展期的承上启下的一年。抚今追昔,我们百感交集,回顾去年,我们难以平静----因为我们为之付出了太多太多,但是,所有的这一切都已经化作我们个人的人生经历,积淀成为学校的历史遗产,这些是必将成为我们今后办学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充分整合社会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学校的发展,提高学校的美誉度。我校作为一所政府与名校合作而改制的学校有两大资源优势:其一、成都市教育局的政策支持优势,即民办学校的运行机制和对原校教职工的保障机制,其二、北师大强大的教育资源优势,北师大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能迅速在其附属学校实验或实施,时时把握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脉搏,使我们的教育理念永远处于领先的地位。这两大优势正在我们的办学实践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在2003年里随着学校声誉的不断提高,主流媒体对我们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目前我们已经和成都日报社、成都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科技教育频道、成都市教育周刊编辑部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教科所、技装所、招生办等业务主管部门对我们也是关爱有加,并给与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周边社区居民关注着学校每天的变化,随着学校声誉的远扬和对社区开放的程度越来越大,学校作为社区文化中心的位置逐步确立。

  ——明确的办学目标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共同的愿景凝聚了教职工的精神和力量。2002年的岁末我们还在为能否成为国家级示范高中进行讨论,但是到2003年初我们的目标已经清晰起来,那就是办精品特色校,尤其是在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制定《2003年招生问答》,研究讨论并通过《2002—2008振兴学校行动纲要》的过程中我们明确了学校分两步走的阶段性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一年来的办学实践证明:基于全员参与制定的规划和措施使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得到了保证,同时又使学校大政方针的出台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得到大家的充分认同,因此,全体教职工在《2002—2008振兴学校行动纲要》的指引下,经过半年的努力一个学习型学校组织的特征初步显现,学校逐步形成了“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校园文化主流。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科研工作是现代学校的龙头工作,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求真务实是教育科研的精髓。我们始终把握要在科研的状态下开展工作,要用科研的态度、科研的精神、科研的方法对待学校的各项工作。一所学校、一所要铸就未来的学校,必然会以科学的态度、科研的精神抓住新一轮课改的机遇,从构建学校未来的战略高度去实践新教育理念,实现新课堂模式,去开发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去创设包容、和谐的校园文化。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主任的科研工作指导委员会,并集中了学校一大批热爱科研的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现已形成了三个国家级课题研究室,一个省级课题研究室,两个市级课题研究室,八个校本课题研究室。这次学校首届科研周把“主体、实践、特色、创新”作为主题,应该说是对我校一年来工作的真实写照,科研周上所展示的教育教学成果,精心汇编的《滴水藏海》教师论文集、《新视界》落实新课标优秀教案集,推出的语文、数学、英语和班会课并请教科所的专家进行点评,英语、德育两个主题活动日,闭幕式上学生的理综试验表演等等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两个主题报告更是教师更新教育理念的大餐,尤其是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两位局长的出席并作重要讲话体现出学校在领导心目中的分量和领导的期望。

  学校把年级组定位为整合教育、教学和管理资源的基层战斗团队,把教研组定位为教学、科研和教师培训的基层团队,形成了纵横交织的组织保障体系,纵横交织的学习、服务和管理网络使教师的个体发展与学校组织发展相协调,使我们的管理理念与教师的生活理念相协调,使我们的教育理念与教师的认知理念相协调,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学习型团队建设相依托,形成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和谐发展的局面,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这一网络在落实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在形成年级特点,在落实年级教学资源整合,在发挥备课组的作用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领导集体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教师就是一门好课程。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正确的路线方针确定之后,人的因素就成了决定性因素。一年来我们始终把两支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在干部队伍建设上提出:超常规提拔和在使用中培养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按照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要求,学校的管理层级要扁平化才能使学校组织的运作更加高效,按照实践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也要与之相适应,在逐步推进科学化管理的实践中学校最终要实行法人治理结构。因此,在工作实践中校长和党总支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坚持干部中心组的学习制度,坚持校级干部间和校级干部与中层干部间的谈心帮助制度,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支政治素质高、专业素质优、工作能力强的青年干部队伍在成长,一个精干、团结、务实、向上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核心地位已经形成。

  教师是办好学校的关键资源。作为一所刚刚改制的学校,我校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到了80%。在外人看来我校没有任何师资优势可言,但我们认为:面对新的一轮课程改革,青年教师更具优势。因此,我们把“师大支撑、学校搭台、专家帮带、科研助推、个人努力”作为造就名师的新模式。按照传统的师徒帮带做法,新来校工作的青年教师我们也把他们和老教师结成师徒对子,但是在此基础上作了创新和发展,我们称之为“老带新、新促老”----新教师学习老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师德修养、甘于奉献的蜡烛精神,但是在业务学习和班主任管理方面则提出互相切磋共同进步。这一做法已经见到成效,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们就高兴地说:就是要让我校的青年教师用三个月的时间走过别的学校青年教师需要一年才能走过的路。一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所搭就的是一条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文综组国家级课题子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文综课堂实践与探索》,由组长李云老师代表我校参加北师大第四届文理科研讨会作主题发言,受到各兄弟学校好评;理综组青年物理教师李俭惠老师在全组教师的支持下,获得成都市说课、赛课一等奖第一名,并代表成都市参加四川省青年教师赛课获二等奖;学校组织参加全国、北师大附校中心、四川省、成都市等论文评选,获国家一等奖一篇,国家二等奖一篇;获北师大附校中心一等奖2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8篇;获成都市一等奖5篇,二等奖27篇,三等奖37篇;在国家级刊物、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3篇。以上所有成绩我们都在科研周上进行了展示。

  在一年来新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教师与新学校同在,在实现新课标的实践中,我们与新课程同行。校本化培训也已经成为教师们学习生活的一种方式----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专家指导、帮带与评价、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学习交流(今年11位专家到我校讲学,13位教师到北师大学习)、同行间的教学案例分析、阶段性的教育教学总结、教师民间的“新教育研究沙龙”等学习形式已经或正在成为我校教师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学习正在成为一所学习型学校教师的自觉行为。

  ——紧紧扭住教学工作这个核心不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一切工作的成果都集中反映在学生的成绩上,新课程下的新教育是在关注学生人格完善、心灵健康、身体强健的基础上,通过调动学生内在学习的积极性,开展自主研究性学习,构建起自己终身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结构,从每一次探究实践活动中去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自己学习、生活、工作的信心,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此,新课程不是不要成绩,素质教育也不是不要成绩,而是要探索高效、愉快、简洁的方式获得好成绩。为让新课标尽快落到实处,本学期在各位教师互相听课达1200多节次的基础上,各个教研组推出2--3名教师参加学校举办的“实践新课标青年教师赛课”活动,共评选出刘珊、钟秋等10位教师获得一、二、三等奖。在教学比拼的讲台上不乏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们在快速地成长,他们的成长正昭示着学校美好未来。

  在过去的一年中有我们历经初高中六年培养的黄泽霖同学以高出重点线102分的好成绩被四川大学录取并考上了公派留学生为我们争得的荣誉,也有初中毕业生中前36名优秀学生全部直升本校的招生业绩来印证本校学生对我校高中教学水平的认可。

  ——以“尊重”教育为切入点,开展新课程下的德育工作。面对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和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的生源,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我们把2003—2004学年作为关键的一年,要求教师从教育理念到教育行为都要改变甚至要实现“蜕变”。在德育方面我们引入了“尊重”教育课题,我们认为“尊重”教育非常贴切地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它所设计的五个教育维度“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尊重知识”符合人的道德习得规律,而且它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在实践中,我们逐步提炼课题的内涵:从无人监考到诚信考试,再提升到“尊重教育”层面,走过了一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之路。我们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身心健美作为我们的培养目标之一,以“心灵驿站”命名的心理健康中心环境温馨,人文气息浓厚,集体辅导、个别辅导形式多样,两位专业心理教师更是耐心细致,尽管“心灵驿站”成立不久,但我们已经见到成效:学生愿意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到那里释放身心,更有外校的学生慕名而来。省教育学院心理系主任李小融教授来校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时高度评价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起点高、发展速度快。德育处还把两个市级课题-----“在班会课中渗透心理健康”及“基于网络环境的道德教育研究”纳入整体规划,系统化、科学化、人文化地落实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和实行全程管理的“三全”思想,为让上述思想落到实处,狠抓常规教育管理,提高学生内在素养,加强“一日常规”的检查、考核,积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班主任例会制度化,对见习班主任进行集体培养,使班主任队伍不断向专业化方向迈进。加强生活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把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以身垂范,敬岗爱业,加强师德修养,做一名学习型、辅导型、管理型的生活指导教师是对生活指导教师的基本要求。生活教师在工作中既能体现教师的关爱、关怀,又能让学生体会的家庭般的温暖。同时注重班主任、生活指导教师形成管理合力。通过班主任宿舍巡视、召开班主任、生活教师座谈会、见面会,及时了解学生状况,互通情报,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我们的管理经验还在成都市进行了交流。

  2003年的体育卫生工作在防范和战胜非典的工作中更加规范,首届运动会更是展示了广大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优秀的体育竞技水平。

  团队工作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对优秀团员进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较好地调动了学校的教师资源,内容丰富形象,形式生动活泼符合学生特点效果突出,目前有42名同学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与纪念日结合的主题教育活动与日常的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点面结合融会贯通,这些都较好地展现了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团队工作的魅力。

  ——规范学校管理,走集约化经营之路。规范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如何按照现代化管理理念和市场规律经营学校是民办学校管理的难题,也是现代校长所追求的管理境界。我过去曾经讲过对于教育从事业的角度讲需要奉献,从产业的角度讲需要经营。良好的管理秩序是实现“教育就是服务”这一人文教育理念的保证。因此,学校对行政后勤工作提出要强化服务意识,强化制度管理,并且把行政处室的职能界定为:有效组织行政资源,对一线进行政策服务和行政服务的保障团队。在“大人才观”的指导下,在人才合理配置、教师评聘、分类合同、分类酬金等方面走出一条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新路。在后勤管理方面抓住关系师生饮食健康的食堂工作进行自主经营,受到师生和家长高度评价,在接受国家食品放心工程检查组的检查时得到肯定,并将成为成都市为数不多的A级食堂之一。对清洁卫生等方面则推进其社会化进程。对财务工作进行科学规划,使有限的资金向改善办学条件和师资培训方面流动,做到经济效益与教学质量统一、业务安排和资金效益统一,走出了一条集约化经营之路。学校的各种教学设施、实验装备在过去的一年中得到了充实和改善,管理也很规范,顺利通过了技装所的检查,受到有关领导的好评。

  ——学校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积极推进党总支领导下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创造出了民主管理、党政和谐、政令畅通、干群融洽的民主局面。我们的治校方略之一就是依法治校,如何实现依法治校关键是领导者的意识问题,办学要遵守国家法律,办学还要尊重教职工的意愿,领导者的意志转化成教职工的共同意志和行动的途径就是教代会,同时校务公开是实现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始终是由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体系来实现的。一年来,学校重大决策的出台要通过教代会,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工作的积极性,校务公开更是受到省市两级领导的表扬。党组织开展的行风评议和党员师德教育活动主题突出、特色鲜明、联系实际、落到实处,涌现出一批师德高尚的“三育人标兵”,初三年级为保直升生而为学生义务补课的优秀党员教师群体,带病坚持工作,不计时间、不计报酬推动本部门工作跨越式发展的普通教职工、普通党员、年级组长、中层干部群体,是大家的忘我工作精神推动了学校的进步,是大家的奉献精神铸就了学校的精神。

二、对2004年工作的展望

  创新与发展是2004年学校工作的两大主题。创新是手段,发展是根本。

  江泽民同志讲得好: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北师大百年校庆的讲话中他又号召要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今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学校的发展靠改革,学校的改革靠创新,学校的创新靠学习。因此,我们提出:用读书学习支撑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生命,用创造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用改革推动学校的发展。我们今天讲的创新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教育体制创新,一个是课程创新。通过体制创新,对外我们可以把握体制优势争取政策,扩大优质社会公共资源和教育资源的整合范围,推动学校的发展壮大;对内我们可以增强学校组织的活力,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大更好的平台。通过课程创新,我们就抓住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和北师大附属学校的优势所在,彰显学校的特色。

  ——下一步我们要在创新的旗帜下在科研的精神指导下在信息技术对学科知识整合的应用,初中英语、艺体特色,高中文、理科学科建设以及相应的校本教材的开发上,在德育课题---“尊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基础在于课堂教学改革;我们还必须明确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其他方面的工作必须服务于这个中心。因此,我们这次教代会专门要研究通过的文件之一就是“关于进一步落实新课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意见”有的同志把它形象地比喻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与之配套的还有两个文件要在下一步研究,一个是“四大目标(即学科思想观念目标、学科思维能力目标、学科方法能力目标、学科考点落实目标)在课堂中的落实方案”,一个是“教学目标评价体系”。总之,教师的工夫应该用在课堂教学当中,领导的关注点也在课堂教学和最终表现出来的教学质量上,因此大家都要研究它、实践它。

  ——招生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招生规模扩大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标志。按照市教育局和集团领导提出的学校要降低门槛扩大规模的指示精神,校长办公会研究制定了“关于2004年招生工作的原则意见”也是这次教代会要研究通过的文件之一,我把上述两个文件称为2004年学校发展的两只轮子。当然其他的工作也要有新思路、新方法,要有开拓性,要有创新点,所有这些综合起来才能促成学校的新发展。

  同志们,2004年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我们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的一年,让我们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去实现我们的梦想,铸就学校的辉煌,光荣属于我们!

2004年元月

 
  返回 关闭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一段37号   邮编:610017
招生电话:(028)86932875,(028)86918258
传真:(028)86945017
开云手机入口官网,开云(中国) 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0771号 川教YW-20110090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网上报警岗亭